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现代日本经济
主办:吉林大学
主管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ISSN:1000-355X
CN:22-1065/F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影响因子:1.734694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1992版);北大核心期刊(1996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0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扩展(2008-200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0-2002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4-2005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6-2007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0-2011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2-201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4-2016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7-201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9-2020);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;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经济体制改革
期刊热词:
产业经济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从经济奇迹到“平成养猪”跌落“肥宅猪圈”的

来源:现代日本经济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18 05:53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▲当时日本杂志推荐的圣诞节礼物指南 但是提到战后的日本,尤其是现在的日本年轻人,我们更多想到的是“泡沫经济”、“失去的20年”和躺平的肥宅。明治养士、大正养国、昭和养

▲当时日本杂志推荐的圣诞节礼物指南

但是提到战后的日本,尤其是现在的日本年轻人,我们更多想到的是“泡沫经济”、“失去的20年”和躺平的肥宅。明治养士、大正养国、昭和养鬼、平成养猪。战前的日本人和战后,尤其是90年之后的日本人几乎完全是两个极端,从经济高速发展的7、80年代,到现在的低欲望、低智商肥宅,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从经济基础角度解释这一现象,具体说说吧。

因为当时日本政府考虑,日元升值也有好处,虽然会降低日本商品的竞争力,但同时也能提升日元的购买力,日本企业就能在全世界大量收购资产和自然资源,而日本最缺的,恰恰就是自然资源。相当于经济殖民了嘛,同时日元也能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之一,进一步提升日本的经济体量。

可日本人还是太天真了,你日本倒是赚钱了,美国企业可是大量倒闭,工人大量失业的。那这下美国人不干了,接连举行了反日游行,打砸日本产品,美国政府,也接二连三的出台了,针对日本几乎所有行业的限制政策,而其中最重量级的,就是号称让日本失去了三十年的广场协议了。

这一通操作猛如虎,让广场协议后的日本,经济泡沫越吹越大,80年代最高峰,日本人均GDP一度曾达到美国的150%,总量达到美国的70%。但这种虚高的泡沫,总有破裂的一天,就像是一辆高速开向悬崖的汽车,终有一天总会掉下去。

视角来到日本的网吧,这里住着许多年轻人,日本的网吧是可以住宿的,甚至是可以长期住下去的,这里除了单身男青年之外,也不乏衣着光鲜亮丽的女白领。他们白天在写字楼里辛勤工作,晚上就回到只有几平米的网吧中,他们没有保险,没有存款,甚至连租房子的钱都没有。

所以,明治维新留下来的软实力,是日本快速恢复的关键,朝鲜战争结束后,日本人均收入增加1倍,工矿业增加5倍,钢铁产量就增长了近20倍。GDP每5年就能翻一番,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,人均收入也进一步增加,极大地提升了日本人奋斗的积极性。

所以说,升值有坏处也有好处,如果利用得当,并不一定造成危机,但日本却没有把握好平衡。日元升值,国内的企业出口利润锐减,只能用拧毛巾战术降成本,就比如丰田,要求操作数控机床时,不能全部打开,因为全部打开就会多浪费几秒,一年下来就浪费多少个小时;还有零件上的切削液,原来都是不要的毛毛雨,现在却要用喷压枪吹到瓶子里集中再利用。那大家看,连丰田这么大的企业都要从牙缝里挤利润,那其他小企业的处境就更为艰难。

最近看到了一本新书——《低智商社会》,作者是日本著名管理学家、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。他在书中用直白的语言深刻剖析了满是“笨蛋现象”的现代日本社会,甚至毫不隐晦的认为日本是世界上“集体智商”最低的国家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其实任何一种集体性社会现象背后,都有其深刻的经济因素。

即使在网吧之外,也同样有大量肥宅,他们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,每天仅靠低成本的消费和食品就可以生活。你以为,这是在偏远的农村吗?不是,这恰恰发生在繁华的东京。这里很多人做着收入低微的临时工,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,整个经济发展几乎陷入了停滞。

此时汽油便宜,美国人完全消费得起。但是,第1次石油危机发生,让油价上涨了3倍多,这下美国人吃不消了,不得不考虑便宜省油的日本车,日本品牌渐渐占据了市场。再往后,日本的重型卡车,矿车,挖掘机还有电子产品都在美国大受欢迎。美国每年进口商品,百分之四十是日本货,每年对日贸易逆差达数百亿美元,相当于现在的万亿了,可见日本企业赚钱能力多么恐怖。

可这样的情况,在日本战后的昭和时代却绝不可能发生,从1950年到1970年,日本每年GDP增长都在10%以上,原来,朝鲜战争不仅让新中国拿到了156个项目,也让日本成为了美军的后勤基地。美军大量的汽车维修、食品、医药等战争资源全都在日本生产。长津湖战役中,美军空投到战场的M2型钢结构桥,就是由“三菱重工”生产的。

结果呢,炒汇赚的钱比主业还多,东京大大小小的公司都组建了专门炒股的“技术部”,甚至连日本的家庭主妇都开始了炒股竞赛。那时候的证券公司人满为患,买到新股的人欢天喜地,请客吃饭,没买到的人伤心欲绝,偷偷抹泪。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东京“尾上神婆”事件,最能反映日本泡沫经济时代集体疯癫的众生相,比马老师可火多了。

文章来源:《现代日本经济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rbj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8/800.html

上一篇:中日韩经济合作受阻往往是因域外国家政治干扰
下一篇:日本青年团协议会会长:数字经济造福青年